为什么90后要抄歌词完整_90后为什么爱听老歌
1.哪部动画片能代表90后的童年?
2.为什么羽泉组合出道这么多年依然热度不减?
3.90后的我们,经历了什么
4.00后不听戏,却为何爱戏腔?
庭爸和女儿的关系非常好,也常常碰到女儿问, 爸爸,你小时候是怎么样的啊?
前两天看《我和我的家乡》时又问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吗?一个老师教完语文教数学再教 体育 ?
很多家长喜欢跟孩子讲道理,但你知道吗? 孩子对父母小时候,是抱有极其浓厚的好奇心的,他会特别想知道,爸爸妈妈小时候都是怎么过的 ,想一想这些事情,小家伙们都会感觉到十分的兴奋。
记住, 这就是教育的好机会,分享我们小时候的事,顺带告诉孩子,你现在的环境,实在是太好了,咱们要好好努力哦 ,总是能让孩子心满意足的点头。
好了,说说咱们小时候的那些事吧,本文适合你和孩子一起看,分享小时候的那些糗事和美事。
还记得小时候要吃爆米花,可不像现在这样**院里买。
那时候会有人走街窜巷的叫,咱们可以从自己家里拿玉米、大米等等,看着这些米放到一个像小锅炉一样的黑乎乎的炉子里,点起火来烧,看到火侯差不多了,开启时“嘭”的一声,香喷喷的爆米花就出炉了。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射雕英雄传》,特别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傻乎乎的郭靖和聪明伶俐的黄蓉,
那时候家里有电视机还有录像机,这就算是顶级配置了,就可以租录像带来看,哪里像现在,电视里那么多台,节目那么丰富又。
孩子们的物质条件和我们那时候比起来,好实在太多。
还有手机,知道我们小时候用的是什么吗?那时候手机不叫手机,最早的叫大哥大,就是刘德华拿在手里的这个,像块砖,死沉死沉的,港片里面,总会有一个马仔专门负责拿大哥大。
要是用不了大哥大,也可以别个BB机,这又是当年一景。
庭爸小时候,也曾腰跨BB机,牛气冲天一阵,当然了,那时候早就不小,想起来BB机还是自己出来工作后才买的。
手机买了诺基亚的3310,这可是当年的经典机型啊,现在的孩子,还认识这个吗?
说起小时候,最难忘的恐怕就是去同学家蹭玩小霸王了。当年看到红白机和小霸王,口水流了一地啊,于是总是有事没事去某个同学家玩,眼巴巴就是希望他妈能同意拿这个出来玩。
经典的超级玛丽和魂斗罗,想想都觉得开心。
现在孩子们玩的都是精细无比的 游戏 ,但我们却是再也找不到小时候的那种感觉了。
爱玩 游戏 是孩子的天性,但咱们也要学会自我控制,对吧?
小时候,好吃的东西不太多,而冰棍绝对是 美食 之一,大白兔这种甜得发腻的糖,还只能逢年过节时才能吃到,而冰棍却是夏天里不可少的消暑美味。
一角五分,买根冰棍,这就是我们小时候的 美食 ,孩子们,你们现在吃的都是啥呢?
说完吃的,说说搞怪的事情。
小时候爸爸妈妈们也一样的顽皮和搞怪,有拿妈妈口红在头上点了美人痣的,有偷偷穿妈妈高跟鞋的,还有拿着妈妈口头在脸上乱涂的。
不用说,这么做的后果,自然就需要承受妈妈的雷霆之怒了!
孩子,你如果要拿妈妈的口红来玩,拿妈妈的高跟鞋来穿,可要提前跟妈妈说一声哦。
当然,我们小时候还是会很认真学习的,比如,我们会给新拿到的课本包上书皮,让课本保持干干净净的。
也会很认真的上课时,拿着尺子画波浪线,
还会参加班干部的竞选,勇敢的推荐自己,让同学们选我们作班干部。
认真学习上课的我们,小时候的学习成绩也不错的呢。
孩子,你学习时,可要向爸爸妈妈学习,认真的上课,相信一分付出就会有一分收获。
当然了,也有些爸爸妈妈学习不认真,结果就悲剧了。
上课时偷偷的抄歌词,老师讲了什么不知道,但歌词抄得工工整整的。
上课无聊时,还会给前座的女生背后贴小纸条,女同学站起来走出去时,还会奇怪怎么身后传来一阵阵的哄笑声。
有时候,看到那“惨不忍睹”的成绩,爸爸妈妈也是犯了愁,回家去估计又会得一顿打,有些人自作聪明的改了分数,但这样的“掩耳盗铃”,瞒得了一时,瞒不了长久啊。
自然,只会得到更大的惩罚!
所以, 孩子们,不要学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考出好成绩,培养好习惯,爸爸妈妈可比你还开心。
好奇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只要我们把好奇心放在学习和实践上面 ,
比如,我们桑叶喂蚕宝宝,
我们用放大镜研究太阳光(当然了,这个要注意别引起火灾),
我们为什么对着纸飞机哈气就能让纸飞机飞得更远。
这些都是令人感到着迷的事情, 正是拥有了好奇心,我们才能有学习和成长的动力。
孩子,如果你有什么不清楚的事情,不妨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寻找真相。
说了这么多,还是不得不说,父母总归是爱着孩子们,看看爸爸妈妈小时候和爷爷奶奶的合影,总感觉到了幸福的味道。
而我们,也会手工制作这样的礼物,送给我们的父母。
幸福就是,爱自己,爱父母,爱身边的一切。
孩子,珍惜我们身边的一切,爱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希望你能幸福快乐的成长。让我们一起努力,见证你成长的每一瞬间!
童年是每个人最珍贵的记忆之一, 与孩子一同分享我们的童年记忆,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教育,这会让孩子知道,原来今天的一切,都是努力得来的,我们今天的学习,为的是明天的幸福。
让这样的事情,成为孩子心中的父母故事,也让孩子成长得更好。
这就是成长的故事。
哪部动画片能代表90后的童年?
其实每一个时代都会出现新的产物,歌曲也不一样,80 90年代歌坛百花齐放,人才辈出,我们90后就是受到这些文化的影响,加之长辈经常放这类音乐,从小就耳濡目染,算是启蒙文化的开端,慢慢的,就适应这种文化,对于老歌,大家都会唱,或者哼几句。
平常 也是必点的。80 90年代,这个时候生活节奏很慢,人们也都比较穷,也有很大一部分家里才刚有电视,收音机等等,自然对这些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长时间下来,基本都对老歌毕竟熟悉。
后来经过上学,互联网时代的冲击,加上恋爱,工作,结果,有孩子,经历越来越多,所听到的歌曲也越来越多。直到最近几年,很多新生代歌手出现,这样这些歌手都是比较年轻,没有经历过我们那个年代
所以歌曲,歌词大多数表达的是当下时代的东西,自然作为80,90后的我们就感到陌生,对于新歌,我们也不愿意再去听了,其实不是不听,而是从心底里觉得不好听,听不进去,和自己格格不入。从而心里就排斥。
新歌听不进去,那肯定会听老歌,经典老歌,或者老歌dj。这都是有原因的,以前所经历的事,听过的歌,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终人,就是这样来的。
所以,90后听老歌,不是老了,而是更忠于自己内心罢了。其实我想说,不管是挺新歌,还是老歌,自己喜欢就好! 爱好领域不能因为年龄而去划分。有些人确实是听了某些歌曲而深有感触,正所谓: 被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终人。有些歌也是因为节奏或韵律好听而去不断循环播放。
有些歌也富含歌唱技巧在里面,通过循环播放,不断去听不断去模仿去学习。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首想不断循环播放的一首歌曲。你有吗?是哪一首呢?慢慢去欣赏和体会吧?
为什么羽泉组合出道这么多年依然热度不减?
每个小孩基本都是看着动画片长大的,现在最后一批90后应该正在参加高考要成为大学生了吧。
嗯,其实说到能代表90后的动画片还真的挺多的,我小时候基本都是守着《少儿频道》看动画片(当然也有很多人是看的什么卡通来着但我家没有这个频道T6T)或者是家里带着我去买的DVD。那个时候手机电脑都不像现在这样普遍,少儿频道的《动画梦工厂》的名字是《中国动画》(最喜欢是小鹿姐姐后来还加了个跳跳龙),每天傍晚的时候还会放新闻袋袋裤,而我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守着看动画片什么《龙凤双娃》《猫和老鼠》《猪八戒》《神兵小将》《黑猫警长》《铁臂阿童木》《没头脑和不高兴》《蓝皮鼠和大脸猫》《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聪明的一休》虹猫蓝兔一系列等等等等,简直不要太多了好嘛,现在那些歌词都还记得。我记得还有一部是一个动物的就是一半身子是猫一半身子是狗的然后是每天中午十二点在少儿频道放的,也挺好看,但是忘记叫什么名字了。。。不过前面都是更小一点的时候看的,应该都在二年级以前,那时候我有整套的《猫和老鼠》《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蜡笔小新》呢,还有一些《小精灵》《白雪公主》啊什么的两个碟的动画片(不过后来家里搬家了,我的那么多的动画片的儿歌的光盘都不知道哪里去了,现在想起来真有点儿难过了T^T)。然后大一点三四年纪的时候就开始看一些动漫了,看的第一部动漫应该是《数码宝贝》,是小时候去外婆家的时候跟着表哥一起看的(哈哈哈,那个时候记得表哥每天还会唱“最近我好烦我好烦我好烦……”什么的,就是这个时候看的数码宝贝),后来就接着看了《百变小樱魔术卡》《神奇宝贝》《犬夜叉》《哆啦A梦》《樱桃小丸子》《名柯南》什么的。
这么多的动画片要说哪部能代表90后还真有点难,不对,是很难。但是我印象比较深的(好吧,前面都是印象深的),所以还是比较难忘的几部吧。有一部叫《精灵世纪》,其实这部动画片我感觉我都没看完过(而且很多我的小伙伴居然都没看过!),然后里面就是一些文具的历险吧,我记得有一支钢笔好像叫露西来着,然后它们好像是为了救它们的主人所以有了这部动画片?哎呀,记不太清不管啦,但是里面的片尾曲是真的好听,歌词好像是“月光把天空照亮 洒下一片光芒 点缀海洋 每当流星从天而降 心中的梦想都……”,但是歌名我也不记得了=-=反正听的话直接搜《精灵世纪》片尾曲就ok了。还有一部是《憨八龟我爱你》?好像是叫这么个名。哈哈哈,突然发现其实这么多的动画片虽然情节只记得大概,但是里面的歌曲什么的都还能唱出词和调啊。然后这些动画片大概就是我这个90后的小时候啦。啊啊啊,还有图图图图胡图图啊也是我小时候看的?诶,我又突然发现其实00后的动画片还挺少的,除了《喜羊羊与灰太狼》《小猪佩琪》光头强啥的基本都看我们看过的有木有?!这样看来还是90后要幸福许多哈哈哈。
90后的我们,经历了什么
羽泉组合出道20年来热度依旧不减,首先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他们一直坚守着流行音乐,其次是20年来歌迷几乎一直都是同一批人。
1999年羽泉组合推出第一张专辑,那一年我9岁,大我7岁的姐姐买磁带和海报跟着学《最美》,还有好些大哥哥学这首歌去追女孩子。2000年我10岁时候,《冷酷到底》诞生了,我没有磁带也没有磁带后面的歌词页,电视里每天都播一遍这首歌,我就自己拿笔抄歌词,因为写的慢,一首歌大概得抄一个星期才能完成,然后带到学校去和同学们显摆,那时候我们都用好看的笔记本作为歌词本手抄歌词,并且贴上明星的不干胶小照片。慢慢的我上了初中,我永远不会忘记班级里穿着白衬衫唱《奔跑》的男生,那时候班会上同学们经常会让他唱歌,他长着漂亮的大眼睛,那首《奔跑》陪伴了我整个豆蔻年华。那时候觉得羽泉怎么可以这么帅,怎么会有这么好听的歌曲。
故事来到了2008年,那年我不仅高考还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一年,北京奥运会。羽泉作为奥运会的火炬手,一度很让喜欢他们的人骄傲,虽然十年过去了,两人依旧少年的模样。两年后,我已经在大学里,他们一首《深呼吸》再一次在大学中形成一股狂热浪潮,男生们在各种晚会上深情的谈着、唱着。
2013年有一个牵动全国人民目光的节目诞生了,就是羽泉参赛的“我是歌手”,最后一场决战请来的嘉宾是我非常喜欢的邓超,那一期对战的是林志炫,尽管也喜欢林大哥,不过我依旧希望羽泉可以获胜。后来他们也在其他综艺和剧中出现,20年来容颜依旧、身材依旧,一直保持着作为艺人应有的外在形象。
以上,是一个90年出生的人对羽泉的大概印象,我们这一批尴尬的90后是和80后一起长大的,20年的时光中羽泉始终以最好的状态出现在听众面前,没有才华枯竭、没有臃肿走样,始终伴随着80后、90后成长,一直都是我灿烂青春中美好的存在,如果问起00后,他们的偶像名单里基本不会出现羽泉,但是如果问起我们这批大叔和老阿姨,随口就可以哼出几句不一样的旋律。
最后聊一下最近的尴尬,个人认为中年人的生活是不易的,在全国人民都谈论头上一抹绿和创造的苦闷绝望下,羽凡选择逃避,我能理解但不接受。
00后不听戏,却为何爱戏腔?
曾几何时,说起“90后”,许多人一定会认为那是青春与不羁的代名词,认为“90后”是张扬的一代,个性十足的一代。我不知道这对我们90后是一个怎样的评价。只是在老一辈人的口中经常会听到:“哎,你们90后啊!”,从这样的语气中或多或少的会听出一些偏见。我们90后生活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好似翻滚的海浪推着我们不断地前进。在所谓的“00后”“称霸”的时代中,似乎90后早已该退出这个张扬个性的舞台,因为不经意你会发现,作为90后的我们,已经不再年轻了!
关于90后的记忆
关于90后的记忆,希望我们再回首时,能够找到点点共鸣,相信记忆交错的彩带,是我们90后最珍贵的回忆。
?我们总是最先接触新生事物,所以老人或者是父母经常说我们是幸福的一代,但还不忘批评我们是个性张扬的一代,不懂珍惜的一代。比如我们最先接触qq, 手机,mp3等,每次听到批评和指责时,都特别想说“既然出了,为什么就不能用呢”。现在想想也理解了,毕竟父母的一代是贫穷的,没有接触过许多新鲜事物,也不难理解他们对新事物的排斥,但那时的我们似乎还没有想那么多,对此有更多的不解。好多人都说我们90后是幸福的,因为有太多的新东西都是在我们这个时代被接受和使用的,但是你们可曾想过,我们也是试验的一代啊,一件事情的出现,都是机遇与风险的共存啊,我们在享受着更好的东西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而大多数的人,往往忽略了这点,自觉的给90后贴上“爱享受,不思进取的”标签。其实仔细想想每次课改不是对我们的考验吗,生育的推行,不是对我们每个90后孩子生活的一种改变吗?
90后的我们挣扎过,彷徨过,但庆幸的是我们还是挺过来了!
?青春,一个看似单纯却并不单纯的字眼,一个十分单纯却单纯到懂得人生的词汇。这是90后对青春的定义。
90后的我们,《西游记》和《还珠格格》是我们暑的“必修课”,我们喜欢的,可能是现在孩子无法理解的。喜欢玩玻璃弹子球,喜欢看儿童文学书,喜欢晚饭过后,爷爷给我们一群孩子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喜欢每到七夕还会躲在葡萄架下“偷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
印象深刻的是我们当时特别爱买干脆面,而仅仅是为了里面的各种卡纸、贴纸,哪个是我没有的,然后便开始了无止境的购买。还记得当时最流行的“旺旺脆冰冰”吗?你一半,我一半,我们都是好朋友。哈哈现在想起来特别好笑,但不可否认那就是我们90后的青春,是我们童年的记忆。
90后的我们,不知道语文和数学是一个老师,而且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班主任”。“请家长”这三个字可能是我们上学时最害怕的一句话。但仍挡不住我们的调皮和吵闹。仿佛在上学时没有受到批评过,你的青春就是不完整的(真不知道当时怎么想的),我想这才是那时最真实的我们吧!语文课永远都是写拼音、抄生词、组词、造句、背课文。现在还清晰的记得语文老师的那句谁先背完谁下课。那时的我们为了下课是真背啊!凡是其他老师有事情不能来上课,所有的课便自觉地成为班主任的课。(弱弱地说一句,连体育课也不放过)
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说“你们这届是我教过最不好管的班”……也经常听到父母说“别人家的孩子又是怎样优秀的”……对,就这样我们在各种声音中成长起来了。真佩服当时我们的内心是多么强大,不过现在长大了才发现他们的用心良苦。
?还记得“大风车”开始吗?还记得董浩叔叔和鞠萍姐姐吗?不知何时灌篮高手扫荡全国,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放学赶紧回家,下午六点半守候在电视机前。虽然那时候什么也不懂,但是从来没有那么深的触动……男生对晴子抱有各种各样的幻想,女生三句不离流川枫。
现在的朋友圈特别流行手账,我想当时我们疯狂地抄歌词大概就是最早的手账吧!那时候听的是磁带,听一句暂停一句,抄歌词,现在想想真麻烦,但那时就是享受抄歌词的状态。
渐渐地周杰伦火了,《简单爱》、《七里香》火遍大街小巷,在当时要是没听过几首杰伦的歌,你就out了!后来蔡依林……再后来潘玮柏……买海报、买磁带、买CD,成了当时最疯狂的讨论。F4的一炮而红,走到哪里都是流星雨。
印象最深的是03年,非典弄得人心惶惶,到处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可以这么可怕,也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敬畏!钟南山那年很红,那一年最震撼我们的书是郭敬明的《幻城》和《梦里花开知多少》,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写。我们最早编出各种各样的流行语,从彻底烦了“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到现在的“很黄很暴力,很好很强大”。
90后的你,也许此刻上了理想的大学,或者是刚刚步入职场,但是相信我们都有一段共同的回忆,那就是纯真而美好的童年生活,那是一种独有的生活印记!
?关于90后的生活
那时候,理想还未发芽,个性还未起风,与世界的和平还未融化。也是那个时候的自己,虽然觉得哪哪都不尽如人意,却还是撑着一口气还在继续。
?90后的我们,电话本里有着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号码,却总是在孤单寂寞时找不到人煲电话。
?喜欢塞着耳机听忧伤的歌,总是感觉歌词像是在说自己。
?90后的我们遇见不公平的事情,也不像从前一样容易愤怒,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社会”就是这样。
?过了青涩的年龄,却找不到成熟的感觉,在那些标志着青春过往的年华里“缓缓走过”
?我们也曾有很多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破灭了”,我们的理想也开始渐渐现实了,不再像当初一样天马行空。曾经苦苦追求的“后来便的一文不值”,父母百般阻挠的事情,也是在长大后才明白,“原来父母是对的”。
?在这个难以理解的社会,我们会慢慢的让世界明白,只要有我们,这个世界就永远还有纯真,还有理解,还有梦想!
别抱怨努力的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写给90后的你,写给我们共同的回忆!90后的生活你还记得吗……
彩蛋这些你还记得吗?
爆米花
2,冰袋(在我们零用钱还不充足的年代, ? 在雪糕还不兴起的时候,这是夏天 ?我们的最爱)
3.大大泡泡糖
4.当时还在疑惑,为什么每个铅笔盒里都有乘法口诀,为什么考试的时候老师不让打开它。
几米开外的住户家经常放秦腔,从凌晨放到深夜。
白天倒还罢了,就权当听戏呢。可到了晚上,人入睡的时候就显得比较吵,让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刚开始还能忍耐得住,以为他放一会儿就关了。可时间长了发现他就没关过,整天就单曲循环那一个,耳朵听得都起茧子了。
我有心冲过去理论一番,又看在他是老人的份上,就先观察一段时间再看。
这或许是他唯一的爱好,也是唯一的情感寄托和生活希望。戏里面有他想要感受的东西,有他想要寄托的东西,也或许有他怀念的东西。一个老人家这么爱听戏,如果让他不听戏,那他会去干什么?呆呆地坐在街边看人来人往吗?
人常说,喜欢干什么和最近的心境有关。世间歌曲戏曲千千万,最近喜欢听什么,就是什么样的心境。
秦腔比较豪迈高亢,吼一嗓子,浑身舒畅,像洗了个热水澡一样。
现在的人往后会越来越少喜欢听戏。
一方面,工作压力大,没有那么多时间。另一方面,农村居民越来越少,都向城镇转移,接触戏曲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进入城市,更多的是和**院和流行歌曲打交道。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东西就会跟随时代变化,和新潮的元素相结合,衍生出其他一些相似的东西,比方说戏腔歌曲。
人类文明都是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一点一点衍生出来的,但并不意味着在衍生的过程中会丢弃以前的东西。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一名戏曲表演者挑战短时间内给自己化妆。他将五颜六色的东西按顺序涂抹在脸上,为了给观众展现艺术之美,可以说是非常敬业。
要是面罩的话,就可以罩在脸上,还可以摘下来,就不用涂抹这么多东西了。
涂抹上去的东西,形成不同的脸谱,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有中庸的,奸恶的,崇高的,滑稽的,可恨的。张飞是“蝴蝶脸谱”。
化妆的时候,眼皮眼窝的隔离打底要多涂一点,把防晒霜和肉色BB混合调匀,然后在脸上、脖颈、手上、下巴和耳后都要涂,手白嫩一点。
BB霜涂好后,要用更白的BB霜提亮。拍面红用正红色的口红,然后在上眼皮上涂抹,再按顺序晕开:眼窝,眼角、眼皮、脸颊的上半部分。
上定妆粉散粉鸭蛋粉都可以。用粉扑沾满粉后,先从额头、下巴、鼻梁上这些白色的地方上粉。上粉时,要用沾好粉的粉扑去按脸。
画丹凤眼的时候,用眼妆笔刷沾好眼线液后,和其他妆一样,也是先从眼皮开始。
这种画面在戏台的幕后比较常见,也是人们比较好奇的地方。
以前每次有唱大戏的时候,小娃娃们就喜欢趴在戏台的幕后偷看。
02
以前在幕后偷看的小娃娃们都逐渐长大了。
00后现在多大了?开始把90后叫叔叔阿姨,太扎心了。
90后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00后成长于移动网络时代,有良好的物质条件,视野比较独特,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00后多是生育的421家庭,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主旋律,也有每一代的困惑,也有每一代自己的潮流和特色。
在我的记忆中,最先听到的戏腔歌曲是《新贵妃醉酒》,“爱恨就在一瞬间,举杯对月情似天,爱恨两茫茫,问君何时恋;菊花台倒影明月,谁知吾爱心中寒 ,醉在君王怀,梦回爱。”
上初中的时候,《青花瓷》比较流行,很多同学都喜欢这首歌的歌词,把它一句一句抄在歌词本上,贴上精心挑选的贴画,再用彩笔装饰一下边框,精美的歌词本一点一点就形成了。现在,这首歌出现戏腔版,又赋予了它新的感觉。
《十年人间》中,“有最崎岖的峰峦,成全过你我张狂。”
《广寒宫》中,“云母屏风花烛映影深,幻影成茧奈何奴身不由己几分。”
《叹郁孤》中,“饮尽杯中遗下的落九天,自古情难断意难全。”
《辞九门回忆》中,“戏子多秋,可怜一处情深旧,满座衣冠皆老朽,黄泉故事无止休,戏无骨难左右,换过一折又重头,只道最是人间不能留。”
《赤伶》中,“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这一类歌曲越来越多,意境唯美,歌词深沉。
浅浅吟唱,如一缕清风拂过,醉到心里。
03
现在歌迷宁愿花几千去听明星演唱会,也不大愿意听几十元一场的戏。
小时候,听不懂戏。大人听的时候,自己觉得比较有意思,唱的人各种吼各种叫,娃娃们全当看热闹。
但是,当我们长大以后,突然懂了的时候,终于听明白了。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成为了戏中人。正如那句话所说:“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就像小时候背诵唐诗一样,像高中时背的文言文一样。即使当时老师讲得再详细,也只是当做知识点在死记硬背,为了考试的时候成绩高一些。
现在回过头来再去诵读唐诗宋词文言文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作者的思绪和他作品的价值,有种想把所有唐诗宋词文言文都背下来的冲动,意境实在是太美了。
网上流传这样一段话:“戏已开腔,八方来听。一方为人,三方为鬼,四方为神明。一旦开嗓,不管台下是否有人,都必须唱完。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凡人不听,不代表鬼神不听。”
人们去看戏,看的是一种意境,感受的是戏中人的曲折人生。即使某个戏已经听过好多遍,已经烂熟于心了,还是听不厌。人物故事说了又说,生平遭遇感叹了又感叹,总是说不尽道不明。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唱、念、做、打是基本的表演手段。唱为首,唱腔的韵味,能够深深地击中人心。
京剧名角梅兰芳演出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深入人心,给人一种美学的享受。他是旦角演员,和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为京剧四大名旦。
秦腔也有名角。
小时候,大人都喜欢听商芳会的戏,她在关中一带还是挺出名的。
她唱戏扯着干脆的嗓子,惊天地泣鬼神,深受人们的喜爱。
要是谁家能把她请去唱一段,那在方圆一带算是比较体面的事情了。
现在的00后,知道商芳会的人少之又少。他们更喜欢古风元素,喜欢汉服,汉服飘逸洒脱,走起路来飘飘然如腾云驾雾。
古风和戏腔,一个给人视觉冲击,一个给人听觉上的冲击,都是美到极致而浓缩出来的文化精华。
古风和戏腔音乐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有一种独特的味道。什么味道?男人味?女人味?不,让人想哭,婉转动人的味道。戏腔被赋予了某种情感,难免让人感伤。
“我邻居瘫痪十年了,听了戏腔歌曲!忽然飞檐走壁,至今下落不明!”网友这样形容戏腔歌曲,虽然有些浮夸,让人哭笑不得,但也反映出戏腔的独特魅力。
00后喜欢听戏腔,不只是喜欢听戏腔。在这个现象和爱好背后,更多的是一种自由超脱的心性。渴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被迫做让自己不开心的或者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
有的人说,喜欢上戏腔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年纪。
是啊,每个时代都有流行元素,就像90后的非主流。到了20后30后以及以后的每一代,也会有属于自己的风格和潮流。就像每年都有流行的衣服颜色一样,有一年流行绿色,有一年流行紫色,有一年有流行红色。
时代的车轮不停地向前,人们每一次的创造和喜欢都是在历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成为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且富有创造力的精神财富。
当许多年过去之后,再回头听以前喜欢的歌,勾起了回忆,心境却已经不同了,已经喜欢上了新的好听的歌曲。
流行的元素说不清楚,有时仅仅就是一种感觉,大多数人一拥而上,将这个元素推上时代的顶峰,引来无数人追捧。
04
唱戏腔歌曲,如果有戏曲功底还好,要是没有戏曲功底,有天赋也行。要是两样都没有,那唱出来的感觉就变了味儿了,要么生硬不婉转,要么跑调不流畅。
我也在全民K歌上唱过戏腔歌曲,网友问我是不是专业唱戏的,我笑了笑说不是。可能我有唱戏的天赋,还是能够驾驭一些的。
要说此类歌曲,记忆最深的还是《新贵妃醉酒》。好友都说我的“成名曲”是《新贵妃醉酒》,每次去都给我点《新贵妃醉酒》。唱的次数多了,自己却也慢慢厌烦了。
就我个人来说,我比较喜欢《赤伶》,不管是词还是曲,非常惊艳。听了《赤伶》,总让人感觉心酸,有一种历史感。
戏腔歌曲能让这么多人喜欢也是挺好的,说明戏曲没有完全磨灭,没有被历史所遗弃,戏曲用另一种形式被镶嵌在人们的生活中。
在古代,有钱人被人伺候着,听几段小曲儿,再纳上几个小妾,简直是人间美事。
如今,我渐渐明白为什么爷爷奶奶喜欢听戏看戏了,这是专属于他们的独特享受,是他们的精神食粮。每次一听闻哪里有唱戏的,就拎起板凳成群结队去看。
戏中人,三分是人,七分是鬼。
看尽了人间繁华,却看不透人生归路。
一场戏,两边乐器,三个戏子,四季不休,五谷丰登,六唱七和,八仙护佑,九九归一,数十春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