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花儿小调歌词大全_青海小调花儿美
1.青海花儿折牡丹歌词
2.青海花儿大概在啥时候开始演唱?
3.民歌(我要有哪个民族的)
4.“青海花儿”是什么?
青海花儿朱仲禄。青海花儿和青海小调是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的广大地区,誉为大西北之魂,是国家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名的青海小调哒啦啦令原唱朱仲禄。在当地是有名气的花儿王,青海小调都是用地方传唱的方式传唱的。
青海花儿折牡丹歌词
你说的是花儿吧?你下载酷狗音乐盒,在“ 酷狗音乐盒”里找,输青海花儿 就有,你还可以去青海买碟片,到处有。也可以在农历六七月份到青海省 互助县去听花儿会。很多花儿会,有很多青海的著名花儿歌手现场唱。
青海花儿大概在啥时候开始演唱?
三十、摘牡丹。
积雪收集整理(去掉了每节第二段的把字,初学者唱起来容易)
正月里到了炸茶哩,牡丹花,牡丹花长着个腊梅花儿开石峡里,牡丹花,折不上它。牡丹花长着个石峡里,牡丹花,把把儿短了着腊梅花儿开咋拿里。牡丹花,折不上它。
二月里到了着龙抬头,牡丹花,牡丹花长着个腊梅花儿开洞里头,牡丹花,折不上它。牡丹花长着个洞里头,牡丹花,身子儿尕了着腊梅花儿开跟不着。牡丹花,折不上它。
三月里到了着三月三,牡丹花,牡丹花长着个腊梅花儿开烽火湾,牡丹花,折不上它。牡丹花长着个烽火湾,牡丹花,当中里家闪出个腊梅花儿开青龙来。牡丹花,折不上它。
四月里到了着四月八,牡丹花,牡丹花长着个腊梅花儿开刺底下,牡丹花,折不上它。早起里折去哈露水大,牡丹花,后晌里嘛折去哈腊梅花儿开刺梅扎。牡丹花,折不上它。
五月十三的磨刀雨,牡丹花,牡丹花长在个腊梅花儿开深林里,牡丹花,折不上它。牡丹花长在个深林里,牡丹花,折不上个牡丹着腊梅花儿开伤心死。牡丹花,折不上它。
六月里到了着热难挡,牡丹花,牡丹花开着个腊梅花儿开半城墙,牡丹花,折不上它。叶叶儿绿来杆杆黄,牡丹花,十二朵嘛牡丹哈腊梅花儿开全开上。牡丹花,折到个家。
民歌(我要有哪个民族的)
花儿是广泛流传于甘、青、宁及新疆四省区的回、汉、土、东乡、保安、撒拉、藏、裕固等8个民族,并一律使用当地汉语方言,只能在村寨以外歌唱的山歌品种,通称“野曲”(与“家曲”即“宴席曲”相对),又称“少年”。其传唱分日常生产、生活与“花儿会”两种主要场合。“花儿会”是一种大型民间歌会,又称“唱山”。
。
花儿·老爷山花儿会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老爷山花儿会是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老爷山举行的大型民歌演唱活动,它产生于明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伴随着“朝山浪会”活动,从以娱神为主逐步演变为以娱人为主的大型民间岁时民俗活动。
老爷山花儿会演唱形式有两种。一是群众性自发演唱,农历“六月六”在老爷山的密林花丛中,或数十人或几百人自由唱和,情景交融;二是1949年以后兴起的有组织演唱,有固定的演唱场所和舞台,歌手经过层层选拔,在舞台上赛歌竞技。老爷山花儿会以演唱“河湟花儿”为主。演唱者有汉、回、土、藏等民族的歌手,他们共同用汉语演唱花儿。这是老爷山“花儿”和“花儿会”不同于其他民歌和歌会的显著特点。
老爷山花儿内容主要以歌咏爱情生活为主,也涉及宗教、民俗、生产劳动、历史故事、新人新事等类型。其唱词以七字(一三句)与八字句(二四句)相间的四句体为主,特别规定二四句句尾必须是“双字”词,另外一、三句和二、四句分别押韵,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唱词格律,在全国汉族民歌中也属特例。河湟花儿的语言生动、形象、优美、明快,多用赋、比、兴等修辞手法,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大通老爷山花儿有《大通令》、《东峡令》、《老爷山令》等代表性曲目。这些曲调韵律独特,优美抒情、高亢嘹亮、婉转悠扬,深受大通各族人民的喜爱。
七里寺峡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以南古鄯镇境内的小积石山麓。在这里举行的花儿会至少已有百年历史。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八方群众盛装举伞结伴而来,六七万人云集峡谷,通宵达旦对唱花儿。
七里寺花儿会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文化盛会,演唱者均为民间歌手。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等,无任何乐器伴奏;演唱内容多为情歌。演唱者一般一手轻捂耳朵,根据内容需要用不同的“令”来演唱,所唱曲令达四十余种,代表曲目有《古鄯令》、《马营令》、《二梅花令》等。七里寺花儿会由于其浓厚的地方特色,再加上峡内药泉的吸引力,在西北地区颇负盛名。
七里寺花儿会上歌手众多,除了著名“花儿”歌手到会,周边地区会唱花儿者也常常到场助兴,有许多老歌手演唱的曲令在平时或其他“花儿会”上很难听到。
花儿·瞿昙寺花儿会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乐都县
瞿昙寺花儿会同时也是当地的庙会,从农历六月十四到十六日,共三天。乐都县瞿昙寺花儿会在青海各地花儿会中规模较大、影响深远。据考证,瞿昙寺花儿会从清道光年间瞿昙寺开庙会起,至清末民初逐渐发展成一定规模的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是当地群众交流花儿的最大舞台,许多民间花儿歌手从这里走向全省乃至西北地区。
瞿昙寺花儿会参与群众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也踊跃参加。在演唱曲令上,除当地的《碾伯令》外,还有《白牡丹令》、《尕马儿令》、《水红花令》、《三闪令》等。此外藏族人民喜爱的“拉伊”在这里也有广泛的演唱。其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联唱等,其中最能体现瞿昙寺花儿会民间特色的就是两个阵营的对歌。
山花儿俗称干花儿、山曲子、野花儿,是广泛传唱于宁夏回族聚居区的一种代表性民歌体裁。它继承了陇山地区古代山歌(徒歌、相和歌、立唱歌)的某些特征。《诗经·豳风》、《汉魏南北朝乐府》中的《陇山歌》、《陇板歌》、《陇原歌》即其先声。复合性、多元性文化使这些山歌更多地呈现过渡文化和边缘文化的特征,广泛传唱的回族山花儿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山花儿基本属于自唱自娱形式或在小范围传唱,它在继承古陇山民歌“三句一叠”的基础上,多以单套短歌的形式即兴填词演唱。山花儿音乐继承古陇山徒歌四声、五声徵调特征,吸收信天游、爬山调、洮岷花儿、河湟花儿以及伊斯兰音调的多种因素,多用五声音阶式迂回进行。
山花儿在文学与音乐方面特色鲜明,风格独特,乡土气息浓郁,保持了山歌野曲粗犷豪放的特点,又具有流畅优美的小调韵味倾向;它是宁夏地区回族文化的生动表现,具有民族学和民俗学方面的研究价值;山花儿三句一叠、双字尾押韵等是陇山地区较为独特的民歌形式,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在商徵型四声腔和五声徵调的基础上演变成为曲式、调性、旋法、节奏多样,风格独特的花儿歌种。宁夏回族花儿的代表曲目有《黄河岸上牛喝水》、《看一趟心上的尕花》、《花儿本是心上的话》等。
“青海花儿”是什么?
目前较全的。
一根竹竿容易弯(湖南)
花鼓调(湖南)
“茉莉花”(东北 与江苏的“茉莉花”同名异曲)
阿瓦日古里(新疆)
祝酒歌(内蒙古)
我的家乡多美好(赫哲族)
瑶族山歌(瑶族)
天乌乌(台湾)
四化像朵花(毛南族)
太阳还在半坡房(侗族)
我的花儿(哈萨克族)
桂花开放贵人来(布衣族)
婚礼宴客歌(傣族)
农夫歌(朝鲜族)
在桥下(俄罗斯族)
打秋千(基诺族)
多幸福,多快活(珞巴族)
催眠曲(独龙族)
丰收的节日(塔塔尔族)
花香随他一起来(德昂族)
保安令(保安族)
北京太阳的光辉(门巴族)
出海歌(京族)
小水渠(乌孜别克族)
美好的前程(布朗族)
听见阳雀的歌声(怒族)
青海花儿(回族)
杵歌(高山族)
我想到你家去作客(塔吉克族)
猎人之歌(锡伯族) 造天造地(阿昌族)
普米想念周总理(普米族)
忠实的心哪想念你(达斡尔族)
各族人民心连心(土族) 一对鸽子虚空里飞(撒拉族)
牧歌(柯尔克孜族)
月亮出来亮晶晶(仡佬族)
党和仫佬亲又亲(仫佬族)
肃南草原好风光(裕固族)
的光辉比太阳暖(鄂温克族)
越跳越欢乐(景颇族)
快来跳舞(纳西族)
我把荷包送给你(拉祜族)
只为盘花妹才来(水族)
莫让野鸟来花(佤族)
土家唱起丰收歌(土家族)
辣辣地吃上个搅团(东乡族)
得波错(哈尼族)
请到我们家乡来(僳僳族)
千军万马过海洋(黎族)
阿西里西(彝族)
吹起羌笛跳锅庄(羌族)
姑娘生来一朵花(白族)
天上飘着彩虹(藏族)
摇篮曲(满族)
月亮出来亮晃晃(壮族)
猜调(云南)
放马山歌(云南)
歌唱美丽的家乡(苗族)
茉莉花(河北 与原产于江苏的“茉莉花”同名异曲)
茉莉花的另一版本
久不唱歌忘记歌(布衣族)
观灯(山西)
茶灯(福建)
回娘家(山西)
在一起(彝族 简谱版)
挂红灯(陕西)
挂红灯(山东)
康定情歌(新版,中英文对照)
十送红军(江西)
敬酒歌(蒙古族)
月光下的思念(傣族)
心上人像达玛花(藏族 简谱 )
槐花几时开(四川)
茉莉花(江苏)中英文对照版
掀起你的盖头来(维吾尔)
赶牲灵(陕西)
走西口(山西 简谱版)
姑苏小唱(江苏 简谱版)
瑶族舞曲(瑶族 )简谱版
花儿与少年(青海)
龙船调(湖北)
五哥放羊(山西)
新疆好(新疆)
下四川(青海)
川江号子(四川)
小放牛(河北)
雨不洒花花不红(云南)
落雨大(广州)
蜗牛和黄鹂鸟(台湾)
浏阳河(湖南)
花(四川)
在那遥远的地方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陕甘)
刮地风(甘肃)
孟姜女(江苏)
八月桂花遍地开(江西)
卖汤圆(台湾)
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
挖泥鳅(湖北)
绣荷包(山西)
正月里来迎新年(陕西)
新春秧歌扭起来(陕西)
青丝鸟(浙江)
闹元宵(山西)
打着山歌过横排(江西)
小拜年(辽宁)
青春舞曲(维吾尔族)
蓝花花(陕西)
台湾岛(台湾)
送我一朵玫瑰花(维吾尔族)
三十里铺(陕西)
柳州有个鲤鱼岩(广西)
马车夫之恋(维吾尔族)
四季歌(青海)
小河淌水(云南)
阿拉木汗(维吾尔族)
东北风调(黑龙江)
嘎达梅林(蒙古族)
康定情歌(四川)
月牙五更(辽宁)
牧歌(蒙古族)
都达尔和玛丽亚(哈萨克族)
小(河北)
蒙古小夜曲(蒙古族)
在银色月光下(塔塔克族)
沂蒙山小调(山东)
小黄鹂鸟(蒙古族)
茉莉花(江苏)
凤阳花鼓(安徽)
森吉德玛(蒙古族)
交城山(山西)
一根扁担两个箩(湖南)
正月十五那一天(藏族)
落水天(广东)
跳月歌(彝族)
邦锦花儿(藏族)
“青海花儿”通俗的理解就是青海地方传唱的小调,“花儿”一词最初来源于青海男女老少早期在农闲时节在田间、花地里对唱此小调,也就是所谓的“花儿”。其中“花儿”又在青海各州、地、县形成了地方曲风称为“令”。比如青海互助县唱的叫“互助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